泡沫之謎
【經濟日報╱社論】
2008.05.16 04:13 am
322總統大選馬蕭勝出之後,表現最光怪陸離的,莫過於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一邊,在兩岸直航、開放陸資來台購屋的熱切盼望下,從台北開始,豪宅與商辦大樓身價暴漲,為了應付劇增的需求,營建業者預定520總統就職後,在北台灣推出價值1,200億元的新案,其中1/3是豪宅。另一邊,專注於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經濟學家根據多年來的連續調查資料,認為台北市房價已泡沫化,恐有崩盤危機,呼籲政府以具體手段未雨綢繆,與興高采烈的相關業者直接槓上,甚至收到死亡黑函。
這一場學者與業者的對抗,學者拿出調查資料做為論據,業者則直接以更大規模的推案與促銷行動力駁房市將崩盤的說法。究竟孰是孰非,似乎頗難論斷。
這種宣稱已陷入非理性熱潮的說法,我們還有十分新鮮的記憶。前幾年當美國股市狂熱如日中天之際,前任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也曾大聲疾呼,警告美國經濟正處於不理性的榮景。若干時日之後美國股市果然崩盤,證明其所言不虛。台灣房市是否也會步上其後塵,的確不容輕忽。
憂心忡忡的學者甘冒觸犯業者眼前利益的大不韙,硬要直陳房市隱憂,其立場絕不容懷疑;一方面統計數字斑斑在目,並非憑空捏造,另一方面其治學甚嚴,並未涉足相關商業活動,因此獨排眾議,也絕不是為了個人私利。但數字固然會說話,若非經過變造,所透露的訊息也十分客觀;然而如何解讀數字背後的意涵,其中則有複雜的學問。
一般而言,以若干年的時間數列判定市場走向,通常都要假定大環境並無突兀變動,影響市場供求的各項變數也都能維持於正軌,不致突增突減。如果現實環境不符此類假定,則依過去趨勢推斷未來走向,即難免發生與現實脫節的判斷。
就目前的台灣房市而言,包括這些學者在內,都不能否認開放陸資投資不動產為造成市場過熱的重要原因。此一重大變數與兩岸包機直航乃至每日數千名大陸觀光客來台,均為台灣前所未有見,而其中任一,影響之大均非事前可充分估量;則以過去十餘年鎖國狀態下的台灣統計資料所導出的房市變動趨勢,解讀目前台北市房價遽漲的現象,顯然已超出其能力之所及,若據而判斷台北市的房市已泡沫化,即須審慎地做進一步的檢驗。檢驗的重點當在於這些影響房價的新變數,諸如陸資大量來台,其金額將有多少、持續時間長短、未來發展趨勢;或是兩岸直航對選擇居住台灣者會有多大的影響,對商業活動是利是弊、規模如何?或者每年新增百萬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購物,其對房地產的直接、間接影響如何,與香港相比,規模會更大或更小等等。
如果這些變數都未能納入原有模型,則一切推估都將失之保守。但這些變數由於過去無從稽考,根本有如捕風捉影,難有實據,也難以納入推估模型。在這種情況下,研究者只能暫時拋開時間數列模型,以其他方法進行評斷;但如是,其評估的權威也將立與他人拉平,分量自將大減。
不過縱使聳人聽聞的房市將崩盤之說有待查考,但學者的呼籲仍應正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上述種種新增變數確將使房價大升,政府宜有適當的配套措施。我們立即想到的,就是房價大漲,將使許多薪資所得者、中低收入者更無法負擔居住的成本。有學者就強調,現在連教授都買不起房子了。
教授買不起房子的固不少,但買得起的也甚多,只是可能距鬧區較遠、品質也不如是之高。教授之外,會有更多中低收入者住無其屋。過去我們曾仿新加坡的new town政策,興建大批國民住宅,但數十年來東施效顰,始終未能掌握其精髓,而處處敗筆。當鬧區房價騰貴時,大有為的新政府或正是一展身手,真正興建眾多負擔不重但交通便捷、五臟俱全的new town為許許多多中低收入者解決居住問題的大好時機。
另外,面對任何投機炒作的狂熱,明確而迅速的資訊都是消除不理性因素的重要手段。因而學者主張加速推動市場交易資訊透明化政策,我們也高度支持。唯有資訊透明而健全,讓謠言不攻自破,再加上據此建立更能把握市場走向的分析模型,才有可能大幅度消除房市暴起暴落所造成的衝擊與對中產階級的傷害。這在先進國家都有成例可循,我們自無做不到的道理。何況,一旦這樣的資訊健全,今天飽受詬病的公告地價等等腐朽產物也可走入歷史,讓土地課稅一起步上正軌。
【2008/05/16 經濟日報】
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人道與民本:大地震給了兩岸人民對話機會!
人道與民本:大地震給了兩岸人民對話機會!
【聯合報╱社論】
2008.05.16 02:20 am
即將交卸政權的民進黨政府宣布,對四川大地震啟動規模新台幣二十億元的賑災方案;其中包括動用第二預備金七億元,發動公務員捐一日所得,及向社會大眾募款,人道包機亦立即起飛。
此一舉動引來見仁見智的議論,異議包括:為什麼要捐款給飛彈對準台灣的中國?為什麼不以同等標準賑濟緬甸?為什麼竟在下台五天前提出如此誇張的方案?然而,我們要說:就事論事,民進黨政府的此一舉措,是及時且正確的決策。
四川大地震發生在台灣政權交接之際。台灣的賑災活動,由民進黨張俊雄內閣來發動,比由國民黨劉兆玄內閣發動有意義;正如謝長廷捐二十萬元賑災,亦較馬英九捐二十萬元賑災有意義。民進黨政府適時宣布賑災方案,最重大的意義是:給了海峽兩岸進行人道對話的機會。
近年來台灣的政治內鬥與兩岸衝突,使得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的認知趨於複雜;四川震災發生之初,台灣社會似乎有一點不知該如何反應的尷尬。往昔曾有一度,台灣人民稱大陸人民為「同胞」;但是在「去中國化」的政客操作下,味道已漸漸變化;而且,由於兩岸主政者之間的關係時見敵意,竟使兩岸人民之間也出現微妙的芥蒂。如今,四川大地震觸發強烈的人道主題,撥開了政治的敵對與猜疑,使得兩岸當局與兩岸人民有了修補關係的對話題材;而民進黨政府能因應並掌握此一時機,宣布高規格的賑災方案,非但是向對岸表達善意,亦是將台灣人民從近年的兩岸仇恨中釋放出來。至少,現在台灣人民若欲對大陸災民表達同情並給予協助,不必再有是否「政治正確」的困擾。
這場兩岸對話的主題是人道與民本;也許可說是九二一與五一二的對話。當兩岸民眾分別經歷九二一及五一二的地震浩劫,應能共同感知,「安身立命」其實是兩岸人民最根本的共同對話主題;而當兩岸主政者分別面對九二一及五一二的善後難題,亦可共同感知,如何使人民「安身立命」,其實也是兩岸當局最根本的共同對話主題。政治,歸結而言不外即是人道與民本的實踐;兩岸朝野倘皆能珍惜維護人道與民本,自然即可望有互勉互惠的兩岸關係。
災區的悲慘場景猶如人間煉獄,使人們的思維聚焦到「人道」二字,亦使政府的職責回歸至「民本」二字。溫家寶與淚眼孤女的一場對話,「妳倖存活下來,就要好好活下去」「妳放心,政府管妳生活,管妳學習」,說出了孤兒的哀苦,也道出了政府及國家的職責。九二一及五一二震災的啟示是:一個國家,不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都必須從人道出發,從民本做起;而未來的兩岸對話,若亦能以人道及民本(當然也包括民主)為基本架構,就有可能導正彼此的政治思維,發展出一種互勉互惠的兩岸互動關係。例如,中共當局若能從人道、民本及民主的思維切入,則當他們說「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之時,也應多想想「台灣人民的希望」是什麼?
近年來兩岸關係的惡化,最嚴重者尚不只是兩岸主政當局之間的衝突,更遺憾的是兩岸人民也失去了互勉互惠的對話題材。希望如今正在進行的這一場「九二一/五一二」對話,能夠充分釋放兩岸人民原本潛藏或壓抑的善意,再透過民間認知及心態的改善,進而供作兩岸主政者調整改善兩岸總體關係的寶貴資源。也就是說,先讓兩千三百萬人民與十三億人民「對話」,再由兩千三百萬人民與十三億人民共同向兩岸的主政者「傳話」。如此,這場地震即可能也打開了兩岸政治對立的死結,而在人道及民本的基礎上,重新找到了兩岸對話的共同新題材,與兩岸追求的共同新目標。
若問為何台灣會對四川震災及緬甸水災有不同規格及情態的反應?只要看張俊雄宣布將向民間募款十億台幣賑災之前,王永慶等數名企業家的捐款早已超逾此數,即知這是自然如此,也是應當如此,甚至是無人能使之不如此。
我們仍然認為:由張俊雄內閣啟動賑災,比由劉兆玄內閣啟動有意義;謝長廷捐二十萬也比馬英九捐二十萬有意義!
【2008/05/1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2008.05.16 02:20 am
即將交卸政權的民進黨政府宣布,對四川大地震啟動規模新台幣二十億元的賑災方案;其中包括動用第二預備金七億元,發動公務員捐一日所得,及向社會大眾募款,人道包機亦立即起飛。
此一舉動引來見仁見智的議論,異議包括:為什麼要捐款給飛彈對準台灣的中國?為什麼不以同等標準賑濟緬甸?為什麼竟在下台五天前提出如此誇張的方案?然而,我們要說:就事論事,民進黨政府的此一舉措,是及時且正確的決策。
四川大地震發生在台灣政權交接之際。台灣的賑災活動,由民進黨張俊雄內閣來發動,比由國民黨劉兆玄內閣發動有意義;正如謝長廷捐二十萬元賑災,亦較馬英九捐二十萬元賑災有意義。民進黨政府適時宣布賑災方案,最重大的意義是:給了海峽兩岸進行人道對話的機會。
近年來台灣的政治內鬥與兩岸衝突,使得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的認知趨於複雜;四川震災發生之初,台灣社會似乎有一點不知該如何反應的尷尬。往昔曾有一度,台灣人民稱大陸人民為「同胞」;但是在「去中國化」的政客操作下,味道已漸漸變化;而且,由於兩岸主政者之間的關係時見敵意,竟使兩岸人民之間也出現微妙的芥蒂。如今,四川大地震觸發強烈的人道主題,撥開了政治的敵對與猜疑,使得兩岸當局與兩岸人民有了修補關係的對話題材;而民進黨政府能因應並掌握此一時機,宣布高規格的賑災方案,非但是向對岸表達善意,亦是將台灣人民從近年的兩岸仇恨中釋放出來。至少,現在台灣人民若欲對大陸災民表達同情並給予協助,不必再有是否「政治正確」的困擾。
這場兩岸對話的主題是人道與民本;也許可說是九二一與五一二的對話。當兩岸民眾分別經歷九二一及五一二的地震浩劫,應能共同感知,「安身立命」其實是兩岸人民最根本的共同對話主題;而當兩岸主政者分別面對九二一及五一二的善後難題,亦可共同感知,如何使人民「安身立命」,其實也是兩岸當局最根本的共同對話主題。政治,歸結而言不外即是人道與民本的實踐;兩岸朝野倘皆能珍惜維護人道與民本,自然即可望有互勉互惠的兩岸關係。
災區的悲慘場景猶如人間煉獄,使人們的思維聚焦到「人道」二字,亦使政府的職責回歸至「民本」二字。溫家寶與淚眼孤女的一場對話,「妳倖存活下來,就要好好活下去」「妳放心,政府管妳生活,管妳學習」,說出了孤兒的哀苦,也道出了政府及國家的職責。九二一及五一二震災的啟示是:一個國家,不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都必須從人道出發,從民本做起;而未來的兩岸對話,若亦能以人道及民本(當然也包括民主)為基本架構,就有可能導正彼此的政治思維,發展出一種互勉互惠的兩岸互動關係。例如,中共當局若能從人道、民本及民主的思維切入,則當他們說「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之時,也應多想想「台灣人民的希望」是什麼?
近年來兩岸關係的惡化,最嚴重者尚不只是兩岸主政當局之間的衝突,更遺憾的是兩岸人民也失去了互勉互惠的對話題材。希望如今正在進行的這一場「九二一/五一二」對話,能夠充分釋放兩岸人民原本潛藏或壓抑的善意,再透過民間認知及心態的改善,進而供作兩岸主政者調整改善兩岸總體關係的寶貴資源。也就是說,先讓兩千三百萬人民與十三億人民「對話」,再由兩千三百萬人民與十三億人民共同向兩岸的主政者「傳話」。如此,這場地震即可能也打開了兩岸政治對立的死結,而在人道及民本的基礎上,重新找到了兩岸對話的共同新題材,與兩岸追求的共同新目標。
若問為何台灣會對四川震災及緬甸水災有不同規格及情態的反應?只要看張俊雄宣布將向民間募款十億台幣賑災之前,王永慶等數名企業家的捐款早已超逾此數,即知這是自然如此,也是應當如此,甚至是無人能使之不如此。
我們仍然認為:由張俊雄內閣啟動賑災,比由劉兆玄內閣啟動有意義;謝長廷捐二十萬也比馬英九捐二十萬有意義!
【2008/05/16 聯合報】
難兄難弟
難兄難弟
【經濟日報╱社論】
2008.05.14 02:55 am
「福兮禍之所依」,是老子充滿智慧的名言。今年兩岸都發生了多年難得一遇的福氣,不幸的是,禍事似乎也接踵而至。
中國大陸好不容易爭取到2008年奧運主辦權,舉國歡欣若狂;不僅耗費巨資,聘請國際名家構建別出心裁的場館,令舉世驚艷,而且全國上下卯足全力為奧運宣傳,努力禁菸、降低空汙,還極力提升國民道德禮儀,真做到了不遺餘力、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地步。
好不容易盼到奧運即將登場,天災、人禍卻陸續發生。2月份華中、華南大雪連綿,演成百年一遇的大雪災,數十萬旅客在雪中搶搭火車歸鄉的慘況,如今仍歷歷在目。雪災的災情方才控制,西藏的佛教徒趁奧運吸引全球目光,而中共又投鼠忌器,對任何突發事件都不敢輕舉妄動的黃金時刻,有計畫地發起一波波大規模抗爭行動,將中共逼入死角、進退維谷;雖被迫與達賴喇嘛特使數度對話,危機迄未化解。
除了這些特定地區的突發事件,中國大陸每個角落都已淪入通貨膨脹的魔掌之中,物價上升率高達8%以上,遙遙領先世界各國。由於其中又以糧食、肉品價格升幅最為突出,而且所得分配嚴重惡化,因此即使經濟成長率高達兩位數,勇冠群倫,中低所得者仍受創極深。而經濟成長動能則外受美國經濟疲弱、油價高漲的不利影響,內復有各種突兀的新法規如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等連袂實施,重擊做為出口主力的加工出口業,今年勢必大受挫折。加上奧運相關建設一一竣工,國內需求到8月曲終人散時將劇烈收縮,今年經濟情勢的確十分險峻,將與通貨膨脹形成夾殺局面,成為近20年順風行船以來最險峻的一次考驗。
就在此時,四川省汶川市的超大地震,近萬人喪生、城鎮成為廢墟,災情無比嚴重。除了大地震的直接損害,對相關地區生產線的嚴重擾亂,災後救濟、重建所需物資、人力,對已陷入嚴重通貨膨脹的中國大陸而言,更如雪上加霜。
方爭得奧運主辦權,準備風風光光大搞一場、大出鋒頭,為其「大國崛起」再添一個註腳的胡溫政府,碰到了20年順境中的最大考驗;如何臨危不亂、從容化解,乃是他們個人也是整個中國大陸所面對的最大挑戰。但從西藏動亂的魯莽處置,乃至無事生非,在加工出口部門刻意挑起勞資衝突、推高加工成本、殺雞取卵的愚蠢作為,我們看不出有多少勝算。中國大陸長年來唯賴經濟的超高速成長,掩蓋許多足以動搖國本的失衡問題。此次如果無法順利化解危機,因而引爆潛伏的動亂因子,後果不堪設想。
海峽的這一邊,也有如難兄難弟。好不容易捱了八年苦日子,送走了鬥爭一流、治國無方的民進黨政權,國內一片歡欣雀躍、雲開日現的喜氣。但新政府520一就任,前朝刻意留置的油、電價定時炸彈即將引爆;由於調幅甚高,而且除了能源之外,全球又處在糧食空前緊張的危機之中,因此全面的通貨膨脹已勢所難免。
但油價馬上十足調漲所導致的通貨膨脹,將連帶讓原本已不高的經濟成長率再往下降一個百分點,成為偏低的3.3%,對薪資所得者與弱勢群體的實質收入必將嚴重侵蝕,造成全面的恐慌不安。然而馬劉政府目前所鼓吹的種種配套如負所得稅、愛台12項建設等等,又都緩不濟急,今年之內不可能看到成效。於是台灣人民望眼欲穿,從322總統大選以來就歡欣期待的榮景,一揭開門面,竟是收入大降、物價猛升的不堪景況,猶不及舊政府所勉強維持的凍漲局面。
困局唯一的救贖,本寄託於預定7月4日實現的大陸觀光客來台與兩岸周末包機直航;但在不工心計的馬總統權謀操弄之下,一個陸委會主委任命硬是壞了一鍋粥;好不容易3月底蕭胡博鰲會談以來建立的兩岸和諧氣氛一朝打破,雙方互信嚴重撕裂,因而人人都在期盼520的總統演說可以挽回賴幸媛所招致的損失。我們相信可以如願以償,只是兩個月的寶貴光陰已白白耗費,從5月底再重新融冰,觀光客與周末包機這兩帖強心劑都不知何時可以見效。若在此時,大陸因重重打擊使其經濟情勢明顯惡化,甚至勾引出其他不幸的意外,一海之隔的台灣必不能逃脫其牽累,則改朝換代的幸事恐怕要增添更多憂慮。
不過,所謂「福兮禍之所依」,原本在警惕得意忘形者知所收歛;如果兩岸領導者能由此得到炯戒,則大事化小、轉禍為福,亦不無可能。
【2008/05/1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08.05.14 02:55 am
「福兮禍之所依」,是老子充滿智慧的名言。今年兩岸都發生了多年難得一遇的福氣,不幸的是,禍事似乎也接踵而至。
中國大陸好不容易爭取到2008年奧運主辦權,舉國歡欣若狂;不僅耗費巨資,聘請國際名家構建別出心裁的場館,令舉世驚艷,而且全國上下卯足全力為奧運宣傳,努力禁菸、降低空汙,還極力提升國民道德禮儀,真做到了不遺餘力、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地步。
好不容易盼到奧運即將登場,天災、人禍卻陸續發生。2月份華中、華南大雪連綿,演成百年一遇的大雪災,數十萬旅客在雪中搶搭火車歸鄉的慘況,如今仍歷歷在目。雪災的災情方才控制,西藏的佛教徒趁奧運吸引全球目光,而中共又投鼠忌器,對任何突發事件都不敢輕舉妄動的黃金時刻,有計畫地發起一波波大規模抗爭行動,將中共逼入死角、進退維谷;雖被迫與達賴喇嘛特使數度對話,危機迄未化解。
除了這些特定地區的突發事件,中國大陸每個角落都已淪入通貨膨脹的魔掌之中,物價上升率高達8%以上,遙遙領先世界各國。由於其中又以糧食、肉品價格升幅最為突出,而且所得分配嚴重惡化,因此即使經濟成長率高達兩位數,勇冠群倫,中低所得者仍受創極深。而經濟成長動能則外受美國經濟疲弱、油價高漲的不利影響,內復有各種突兀的新法規如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等連袂實施,重擊做為出口主力的加工出口業,今年勢必大受挫折。加上奧運相關建設一一竣工,國內需求到8月曲終人散時將劇烈收縮,今年經濟情勢的確十分險峻,將與通貨膨脹形成夾殺局面,成為近20年順風行船以來最險峻的一次考驗。
就在此時,四川省汶川市的超大地震,近萬人喪生、城鎮成為廢墟,災情無比嚴重。除了大地震的直接損害,對相關地區生產線的嚴重擾亂,災後救濟、重建所需物資、人力,對已陷入嚴重通貨膨脹的中國大陸而言,更如雪上加霜。
方爭得奧運主辦權,準備風風光光大搞一場、大出鋒頭,為其「大國崛起」再添一個註腳的胡溫政府,碰到了20年順境中的最大考驗;如何臨危不亂、從容化解,乃是他們個人也是整個中國大陸所面對的最大挑戰。但從西藏動亂的魯莽處置,乃至無事生非,在加工出口部門刻意挑起勞資衝突、推高加工成本、殺雞取卵的愚蠢作為,我們看不出有多少勝算。中國大陸長年來唯賴經濟的超高速成長,掩蓋許多足以動搖國本的失衡問題。此次如果無法順利化解危機,因而引爆潛伏的動亂因子,後果不堪設想。
海峽的這一邊,也有如難兄難弟。好不容易捱了八年苦日子,送走了鬥爭一流、治國無方的民進黨政權,國內一片歡欣雀躍、雲開日現的喜氣。但新政府520一就任,前朝刻意留置的油、電價定時炸彈即將引爆;由於調幅甚高,而且除了能源之外,全球又處在糧食空前緊張的危機之中,因此全面的通貨膨脹已勢所難免。
但油價馬上十足調漲所導致的通貨膨脹,將連帶讓原本已不高的經濟成長率再往下降一個百分點,成為偏低的3.3%,對薪資所得者與弱勢群體的實質收入必將嚴重侵蝕,造成全面的恐慌不安。然而馬劉政府目前所鼓吹的種種配套如負所得稅、愛台12項建設等等,又都緩不濟急,今年之內不可能看到成效。於是台灣人民望眼欲穿,從322總統大選以來就歡欣期待的榮景,一揭開門面,竟是收入大降、物價猛升的不堪景況,猶不及舊政府所勉強維持的凍漲局面。
困局唯一的救贖,本寄託於預定7月4日實現的大陸觀光客來台與兩岸周末包機直航;但在不工心計的馬總統權謀操弄之下,一個陸委會主委任命硬是壞了一鍋粥;好不容易3月底蕭胡博鰲會談以來建立的兩岸和諧氣氛一朝打破,雙方互信嚴重撕裂,因而人人都在期盼520的總統演說可以挽回賴幸媛所招致的損失。我們相信可以如願以償,只是兩個月的寶貴光陰已白白耗費,從5月底再重新融冰,觀光客與周末包機這兩帖強心劑都不知何時可以見效。若在此時,大陸因重重打擊使其經濟情勢明顯惡化,甚至勾引出其他不幸的意外,一海之隔的台灣必不能逃脫其牽累,則改朝換代的幸事恐怕要增添更多憂慮。
不過,所謂「福兮禍之所依」,原本在警惕得意忘形者知所收歛;如果兩岸領導者能由此得到炯戒,則大事化小、轉禍為福,亦不無可能。
【2008/05/14 經濟日報】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