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潜规则”成腐败温床
对社会最大的伤害是对不端行为的群体性默认和沿袭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7-03-05 00:00
当今,“潜规则”一词成为社会的热点词汇,“潜规则”现象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暗伤”,必须加以警惕。
“最近,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总是问我什么是‘潜规则’,我真的没法回答,我能够跟他说‘这其实就是说大人们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而且暗中还有不可告人的交易’?”在北京某公司担任领导的王俊先生对记者诉苦说,“但我无法跟孩子否认这一现象,他毕竟生活在一个‘潜规则’存在的社会之中。我真希望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涤荡掉‘潜规则’尘埃,使未来的孩子们有纯净的社会空气。”
2006年11月,演员张钰向媒体表示,“用性换戏份”是娱乐圈的“潜规则”,只是大家没说出来,并表示自己宁愿离开娱乐圈也要“揭露黑幕”。消息一出,社会上沸沸扬扬,抛开事件本身的是非不论,“潜规则”一词却因其陡然间成为当年的热点词汇,并在如今资讯发达的时代波及到校园中的孩子。
“潜规则”影响人们生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无数的蕴含着腐败、堕落以及种种社会不端行为的“潜规则”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学校不准乱收费,但是迫于无奈的“自愿捐助”不在此列;
■医生不准收红包,但是患者家属不送红包是不能安心把亲人送进手术室的;
■警察办案、法官判案是不能收钱的,但当事人去报案、去诉讼,尤其是经济类案件,不托人、不打点警察、法官心里是不会塌实的;
■工程说是公开公正招标的,但真想拿下项目的,谁敢真的坐在家里等结果而不去各显神通,影响或者干脆“攻下”招标负责人?
■按照劳动法,打工是要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但哪个农民工敢抖着法律规定要求签合同?
“潜规则”成腐败的温床
全国政协委员温克刚认为,无处不在的“潜规则”对社会最大的伤害是造成社会上对腐败及种种社会不端行为的群体性默认和沿袭,“说‘潜规则’是腐败的温床一定不为过!如果人们都按‘潜规则’去办事、做人,一切摆在明面上的规章、制度、秩序就成了摆设,这对建设和谐社会贻害无穷。”
温克刚指出,“潜规则”的存在多少和人们对其的态度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基本状态,“我们一定要把规规矩矩办事、堂堂正正做人这个基本道理从头讲起、落实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本气质,这应该是和谐社会的起点和基础。”
“新华视点”记者邬焕庆万一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