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改来改去,不要折腾就好

改来改去,不要折腾就好
2009-03-11 荆楚网 曾小庆

  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暂时调至5000元,以提振民众消费信心;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建议取消“端午”短假,或者把“清明”短假一起取消掉;建议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建议把教师节从现行的每年9月10日改成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建议修改国歌歌词。(荆楚网消息)
  诸多的建议中个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改”,将原来的一些规定改过来,改过去。各位代表委员的建议或许都是经过自己的充分论证,才得以在两会上把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为国效力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从这一些提案或建议之中,笔者看到了“折腾”的影子。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是为了富国强民,是为了科学发展,所以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中的建议也必须以此为宗旨。简体字恢复成繁体字,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但是如果从汉字的价值来看,它更在于汉字的使用交流,而不是过分强调它的文化内涵,使用何种字体不重要,关键的是科学的规范汉字的使用;建议将起征点调高,一年一个说法,这样的提案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蕴含着变数,但频繁的变换起征点,也在追问决策科学性;恢复 “五一”长假离取消“五一”长假的时间差更是不到一年,金融危机影响国内消费的增长是一个原因,但是当初取消的时候是否做过科学论证呢?将“人民币”改成 “中华元”,货币还是中国的货币,换汤不换药,不改何妨?毕竟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提高。教师节从9月10日改为9月28日,只是在形式上的改变,教师节还是教师节,仅仅更改一个日期,不该亦可;修改国歌歌词,听起来很有创意,但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是因为歌词而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歌词恐怕难有大的关联。
  改革也是在不断摸索着前进,尤其是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更是摸着石头过河,代表委员建议改这改那,无可厚非。但是不科学的改来改去,对广大的老百姓而言,是一种折腾,对于中国的发展何尝不是一种折腾呢?倘若一定要改来改去,那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但千万不要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