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京福高速鐵路2009年開工

京福高速鐵路2009年開工
【經濟日報╱記者邱詩文/即時報導】2009.03.13 02:21 pm

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南昌鐵路局長邵力平表示,2009年大陸鐵路建設將投資人民幣6,000億元,北京至福州的高速鐵路將會開工。
未來北京到福州只需要六、七個小時。同時,京九線2009年將全線電氣化。

北市府赴馬來西亞促銷台北觀光

北市府赴馬來西亞促銷台北觀光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即時報導】
2009.03.13 02:22 pm
2009馬來西亞春季旅展(MATTA)自13日起登場,為吸引馬來西亞旅客到臺北觀光,北市府特別前往設攤,推出「TAIPEI EASY GO-樂活臺北」活動,除提供豐富的旅遊資訊,並有許多體現臺北市熱情與誠意的特色好禮。
北市府觀光傳播局說,這次MATTA旅展,臺北市政府與中華航空公司、12家旅行社共同推出限量超優惠套裝行程,除了便宜的機票,還有只送不賣的「臺北歡迎禮」,包括可以逛遍大臺北、不限里程的捷運一日票,以及14選一免費兌換券、78家商品折價券。

民進黨其實還遠未跌入谷底

民進黨其實還遠未跌入谷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5 11:59:06


  作者:姜培宏 黑龍江省雞西市 公務員

  民進黨在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曾經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這無可置疑。但是,陳水扁執政8年令人咂舌的貪腐,讓民進黨遭遇噩夢。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民進黨其實還遠未跌入谷底,如果民進黨沒有脫胎換骨式的重新出發,20年內民進黨沒有重新執政的的希望。理由如下:

  一、台獨是民進黨負擔不起的包袱。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台獨在台灣的政治版圖中都是少數。在陳水扁執政期間,台獨的政治版圖已經最大化了。隨著國民黨的執政,兩岸交流的擴大,台獨的空間將會被進一步壓縮。民進黨倘若不能跳脫台獨的緊箍咒,勢必會被台灣的主流民意所拋棄。因此,為少數人所操弄,還是為大多數人謀福祉,是民進黨必須做出的選擇。

  二、陳水扁是民進黨甩不掉的包袱。無論怎樣,民進黨都是華人世界有貢獻於民主政治的政黨。但是,民進黨的悲哀在於,他們“巧遇了”陳水扁。陳水扁是在民進黨尚不具備執政能力的情況下,“倉促”執政、“倉促”貪腐、“倉促”敗露,民進黨倉促應對的一個大包袱。民進黨的症結在於,她無法面對陳水扁的貪腐,面對陳水扁的貪腐,現在的民進黨“竟無語凝噎”,沒有是非。這就恰恰葬送了民進黨。

  三、缺乏品格是民進黨自來有之的包袱。民進黨從街頭做起,值得敬佩。但是,2000-2008年,民進黨卻在穿了西裝,登堂入室,正襟危坐做過執政黨之後,常常暴露“街頭心態”,既當家,又鬧事,使自己的行為始終與自己頸下的領帶不相稱。倘若民進黨依舊不能堂堂正正、禮儀有加的參與政事,台灣的中產階級拋棄她,只是時間問題。

  四、缺乏政治人格是許多民進黨人物標誌性的包袱。就整體而言,目前的民進黨是一個缺乏政治包容性的政黨。其表現是,民進黨許多代表性的人物,缺乏起碼的政治人格。陳水扁自不必說了,就是民進黨2008年的參選人謝長廷,也常常表現得令人詫異。面對邱毅的假發、馬英九的光碟,謝長廷的種種表現,讓人懷疑,如此人格,也可以在台灣政壇上呼風喚雨?

  五、沒有後續梯隊,是民進黨空空如也的包袱。2000-2008年,本可以是民進黨培養人才、儲蓄人才的大好時機。但是,陳水扁沒有培養“黨才”、“國才”,卻培養了芸芸“貪才”。當下,看看國民黨的人才梯隊,我們不說胡志強等等,就說朱立倫、郝龍斌等,他們可都是劍指2016、2020的響當當的人選啊!民進黨有這樣的人才儲備嗎?看看今年的台灣縣市長選舉,我真的為民進黨落淚。白發蒼蒼、滿臉疲態的陳唐山雄赳赳的去參選台南縣長,是陳先生的老當益壯?抑或是民進黨的無奈?

  六、為了反對而反對,是民進黨僅有的包袱。如果民進黨只是為了終生做反對黨,她如今的作為我們就無所計較了。但是,民進黨倘若期待某年某月重新執政,她就必須放下目前為反對而反對的唱本,為台灣的老百姓端出政策牛肉。看看如今的民進黨,沒有政策,只有反制。如此的政黨老百姓要他作甚?

  七、政治作秀是民進黨最閃亮的包袱。再精彩的馬戲,表演三遍也會令人倒胃口。民進黨人士的政治秀遠遠不及一般般的馬戲。近期,民進黨不顧台灣死活,大肆反對CECA,甚或,高雄的陳菊拿藏獨說事!你瘋了嗎?民進黨!

  凡此種種,不想多說。本人對民進黨並無敵意,甚至期待民進黨在台灣、在中國的政治版圖中扮演積極地角色。

  當此重要關頭,籲請民進黨有識之士,重新思考、重新出發。

陳水扁成了民進黨的遮羞布

陳水扁成了民進黨的遮羞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3 08:30:05


  中評社台北3月3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特稿指出,民進黨企圖扭轉困境卻始終陷於泥沼,眾人歸因扁陰魂綁架整個黨,但其實關鍵問題,是民進黨人一致把“扁問題”當作失敗唯一藉口,從未認清過去八年執政,把黨引以為傲的思辯能力忘得一乾二淨,只渴望蔡英文強勢領導,好讓自己安於馴伏,然今非昔比,宿痾不改,再多改革都只會是遮羞布。

  的確,蔡英文身邊的人,可能都聽她說過“我對民進黨犧牲很多”。蔡英文在緊要關頭,硬著頭皮走上圍城;當台灣陷入經濟危機,她召開“民間國是會議”,用行動表達對政府的憂心。論打造形象,蔡英文確實為民進黨注入一股清新,但仍無法滿足人民期待。

  民進黨積弱不振,原因全出在扁一人?回顧民進黨執政前,黨內百家爭鳴,面對真理習慣越辯越清,從小黨變成執政黨,靠得就是這份鬥性。

  不幸的,扁執政後,民進黨人享受到執政的美好,也學會讓自己甘於讓扁一人獨裁領導,過去黨內爭辯傳統,一點一滴被怠惰苟且吞噬。八年後,在野了,依然緊抱執政餘光猶不可放,在野鬥性已不復見。

  令人扼腕的是,扁案似乎也給了民進黨人一個出口,一個推卸自己失敗的藉口,拒絕反思過去八年來到底養成哪些傲慢惰性,甚至到了現在圖存亡階段,竟然還阿Q地期盼強人領袖可帶他們走出困局。

  扁,已經成為過去八年執政代名詞,但造就民進黨今日模樣,既非一朝一夕,更非靠扁一人就能做到,民進黨人變得自甘被人領導,害怕良性競爭,落得今天不死不活的景況。

  去扁,是民進黨的當務之急,但如何重拾黨魂,回歸當年召喚人民支持的核心價值,才是民進黨浴火重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