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120缺乏的正是那份“于心不忍”?

北青报:120缺乏的正是那份“于心不忍”?

2008年04月16日09:35 来源:北京青年报许朝军

  东莞一位女子遇车祸被120现场确认死亡,而一名围观者“于心不忍”脱下风衣为“死者”盖头时,却发现“死者”的手还在动。该女子因此获救。(4月15日《南方都市报》)
  回顾事件的细节,实在为那位围观者盖风衣的举动和那份“于心不忍”所感动。倘若没有这一“巧合”,伤者面临的恐怕只能是殡仪馆的运尸车了。
  当时的医生是如何诊断的?据说,急救车到场后,医生“没有带急救设备下车,用手电筒照了下伤者双眼,并用听诊器听诊”。检查全过程不超3分钟,便告诉伤员家属“脑花都出来了,她没得救了”。为什么只凭如此匆忙、简易的检查,医生就敢宣布一条生命的结束?为什么连一位普通路人都能发现的生命迹象,这位职业医生却没能发现?假如这位医生也有一些“于心不忍”,也能想到为“死者”再做点什么,哪怕只是盖上一件外衣,事情又会怎样?只能说,不管是急诊车过于匆忙也好,还是内科医生的职业局限也罢,任何借口都无法掩盖现场救治者的失职失责以及对生命轻薄无谓的缺憾﹔只能说,一些医生所缺乏的,正是为人、为医所最基本的素质———“于心不忍”。让人担心的是,生活中,围观者于心不忍盖风衣的事并不总会发生,而淡薄生命、不负责的医生恐怕倒并不少见。伤者的生命得到保护,不是因为医生的现场救治,而是得益于围观者一盖风衣的举动﹔在得到救治之后,她最感谢的恐怕也是那位围观者,而非身为白衣天使的医生,这着实让医疗机构和医疗工作为之尴尬。危急时刻,每个人都希望生命得到应有的庇护,我们指望“于心不忍”的路人,更指望着懂得“于心不忍”的职业医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