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8年5月11日 星期日

"空吸"变"辐射",首都的历史性担当

"空吸"变"辐射",首都的历史性担当
2008年05月09日 11:08:48  来源:新京报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海平5月7日表示,在北京筹备2008年奥运和北京治理提升环境的过程中,北京周边省市的支持作用难以估价。今后,北京市对于周边省市的补偿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实。(5月8日新华网)

早在2006年,北京社科院的《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就指出,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快速发展,相比之下,北京对天津和河北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形成了 “空吸现象”和“孤岛效应”,即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在“环京津贫困带”形成了272.6万贫困人口。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环京津地区与京津二市的远郊区县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但2001年,环京津贫困带24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分别为京津远郊区县的 1/3、1/4和1/10。

北京的“空吸现象”和“孤岛效应”不仅妨碍周边地区居民的发展权利,也使首都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大大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还制约着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携手共进的道路其实并不遥远,有时遥远的却是咫尺天涯的心。北京市发改委官员的此番表态,显示出在心态上已经初步有了与兄弟省市“天下一家”的味道,至于具体的“天堑变通途”渠道,其实可以不断地想,不断地做,不断地发现、改进和完善:

建立完善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一方面确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内容,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损失补偿政策、限制传统工业发展权益损失补偿政策、生态工程管护费用补偿政策等特殊的资源环境保护损失补偿政策。可以借鉴浙江义乌的水权交易形式,及早建立水资源的互利机制,并以法制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加大对周边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力度,在农业、环保、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专项补助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尤其是北京、天津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达的优势,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市属大学教育资源,都可以在传统的“输血型”补偿之外,以人才培养为契机,建立全新的“造血型”周边地区补偿机制。

相应的“造血型”补偿机制,还可以通过优先合理利用周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并且促进他们的自由迁移来实现。京津中心城市可以出台有关政策,协调各企业事业单位,广泛接纳贫困地区的农民到企业打工,并保持相对稳定。即使户籍政策还不能全面放开,也可以优先对这些地区的民众开放。

平衡地区差距,归根结底是要平衡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和发展差距,而人的自由流动,则是用市场化手段平衡这个差距的根本道路,比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效率更高、作用更明显。不仅节约政府直接投入,而且大大增强自由流动人口的自身“造血”功能;通过“人退、自然进”的办法,又减少了京津地区生态功能区的人口负荷,直接促进生态恢复和改善。

此外,京津中心城市也应该向上海学习,着力帮助解决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瓶颈问题,为城市群的崛起奠定基础,也为中心城市缓解人口压力和未来全面放开户籍制度奠定基础。
从“空吸”到“辐射”,这是在中外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城市化浪潮背景下,京津冀城市群崛起的新机遇。北京、天津等中心发达城市的历史性担当,将会使自己的未来收获远大于付出。(社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