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
【聯合報╱黑白集】 
2009.05.15
如何解讀諾貝爾經濟大師克魯曼?一種可能的角度是,從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來看。
談修正主義,共產主義的修正主義最是轟轟烈烈。整個廿世紀,從頭「修正」到尾,最後則以「蘇東波」來一個大崩盤。即以中國為例,早年外打「蘇修」,內鬥「走資」,後來又說「不論黑貓白貓,能抓耗子的就是好貓」,現在則是「改革開放」,標榜「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至今,中國的共產主義儼然已是最驚人的「修正主義」。
相對於共產主義的修正主義搞到國破家亡的地步,其實資本主義也一直有綿延不絕的修正主義。亞當斯密的政治觀是「管制愈小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其經濟觀是「自由放任」;這是資本主義的原型,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別把「看得見的手」放到資本家的頭上。大蕭條之後,凱因斯的「大政府」主張,及對「看不見的手」的不信任,則正是對這種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
一般皆將克魯曼視為凱因斯的信徒,他主張大政府,嚴斥吃人不吐骨的金融玩家,反對減富人的稅,倡議國民健保及社會安全網。這些,豈不皆亦可視為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
或許可以這麼說,如今全世界的經濟體制皆是「修正主義」;資中有社,社中有資。最後的差別只在於:是用修正主義來維持政治專制?還是以民主政治來喚醒修正主義?
以前能想像美國總統竟會親口痛責並干涉肥貓的高薪嗎?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已是今之王道了。
【2009/05/15 聯合報】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