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當貝克漢打敗孔夫子…

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2008/03/17
《咱的社會》
當貝克漢打敗孔夫子…
【蔡仁榮/高雄市/高中教師】

  英國最近公布一項小學生最愛偶像排名榜,結果足球金童貝克漢伉儷榮登榜首,學童競相模仿兩人穿著、髮型等。偶像崇拜本無可厚非,但若只是追求短暫的視覺快感,甚至對偏差價值觀習焉不察,那麼 教育可真要上緊發條!

  當學習單元告一段落,筆者詢問同學有無問題時,耳際卻立即充斥「某位藝人劈腿被抓包」、「昨天的麻X天后宮討論把妹術、一夜情等勁爆話題」、「雙胞胎藝人利用長相之便逃避兵役、考試作弊」,時下最夯的「陳X希豔照光碟」當然也難逃被點名命運。追求流行事物本就是青少年文化之一,但當名人私生活話題成為他們不可或缺的交際憑藉時,「仁義禮智」的教化功能卻也迅速退位,成了生活上「僅供參考」的考試科目。更可怕的是在偶像崇拜「愛屋及烏」的催化下,大社會中諸多光怪陸離行為正不斷衝擊寧靜校園,讓教育人員既難過又無奈!

  一對國二小情侶偷嘗禁果,驗孕筆給了傳統觀念下理該震驚的答案,女同學卻從容以對,並將甲男友始亂終棄的惡行惡狀告知乙男友,在乙男友溫存與慰藉下,恢復昔日年輕活力,並視這段感情為「普遍級」與友分享。最後一個知道的輔導室,反應甚為詫異,因為當事人說:「偶像不都是這樣嗎?幹嘛大驚小怪!」學校竭盡心力辦理尊重 生命、性別平權等專案,宣導「發乎情,止乎禮」的相處之道,竟不敵偶像明星一、二分鐘的現身說法,焉能不搥胸頓足呢!

  偶像是公眾人物,言行舉止動見觀瞻,實在沒有本錢「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無奈引人遐想的言語從未停歇,甚至成了文化,夫子再如何用心苦,有用嗎?

For analytic reading aid, please see "意見"

1 則留言:

Baldwin 提到...

I> 回答以下問題:
1.標題的“貝克漢打敗孔夫子”,是指什麽而言?

2.在“偶像崇拜本無可厚非但若只是追求短暫的視覺快感,甚至對偏差價值觀習焉不察,那麼, 教育可真要上緊發條”敍述中,……本無可厚非, 但若只是……(而不……),那麽……應該怎麽翻譯?

3.作者對青少年文化,持什麽態度?


4.從以下幾個句子,你認爲作者想表達什麽?
教育可真要上緊發條(pa1)
讓教育人員既難過又無奈(pa2)
學校竭盡心力辦理……,……,竟不敵偶像明星一、二分鐘的……(pa3)
無奈…………,甚至成了文化,夫子再如何用心苦,有用嗎?(pa4)


II>解釋詞彙:
Grp I
偶像
榜首
筆者
追求流行
名人私生活
偏差價值觀

Grp II
耳際充斥……話題
……成了僅供參考的考試科目
幹嘛大驚小怪!?
焉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