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關機救台灣  |  ||
  |  ||
|    全球興起「關燈救地球」活動,透過關燈一個小時,降低地球暖化。總統大選後,台灣也可以推動「關機救台灣」,要求形形色色的藍綠政論節目每晚能少播一小時,如此,不但可以降低社會激化,還可以淨化台灣的天空。 屢關屢開的政論節目,是台灣的另類「政治奇蹟」。頻繁的選舉活動,是政論節目生存的奶水,各台常常從下午一直開講到深夜;選舉前後,更是不時拉長時段。政 論節目已成為常態的帶狀時段,政客和名嘴樂得上節目打知名度、賺車馬費,新聞台也藉此以最節省的製作成本填補下午的空檔。 好的政論節目,當然有助公共政策及爭議話題的釐清;但很多時候,政論節目卻也留下挑撥情緒的後遺症。政治人物白天點燃引信,名嘴接下來就迫不及待接棒燃 燒,各台各取所需。觀眾轉來轉去,看到的都是大同小異的議題,唯各台立論南轅北轍,藍綠壁壘分明,觀眾很難尋得真相。有些節目為了衝高收視率,名嘴很難避 免灑狗血,或說些加油添醋的話,目的都在刺激觀眾收看。 雖然力求客觀公正的名嘴不乏其人,但不少人卻是信口開河,不清楚的事也評得頭頭是道。這些名嘴的談話,誰來檢驗他們?一旦問題被扭曲放大,民眾的情緒被激化,許多家庭吵得雞犬不寧,名嘴們卻毫不在乎地繼續笑罵由他;難怪政壇會有「名嘴誤國」之說。 民進黨慘敗後,黨內有人將矛頭指向親綠媒體,還有立委點名某些親綠節目就像「莊國榮翻版」,自以為在幫民進黨,「配角比主角還入戲」,意識形態作祟的結果,卻害慘謝長廷選情。 政論節目的風行,如果是民進黨執政下台灣政治發燒的併發症;現在,民進黨即將下台,政論熱潮似乎也該消退了。少數人壟斷言論市場,絕不是好現象;這些節目 應設法提升品質,使政策辯論有益社會人心。如果不然,觀眾最後的反制之道就是關機,請這些電台還民眾一個清淨和平靜。  【2008/04/01 聯合報】  |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關機救台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