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招富济贫”不可行

“招富济贫”不可行
日期:2009-03-26 作者:江曾培 来源:文汇报


■江曾培

前不久,基于“实现教育公平”,有人提出了一个“招富济贫”的建议。所谓“招富”,就是说名牌大学对富人子女的入学,差一点分也可以收,只要富人出高额费用即可。收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这就是所谓“济贫”。

教育公平能这样实现吗?否!它只会使教育公平再添新痛。

在青少年的入学上,最大的教育公平是要机会均等。如今,被人们广泛诟病的中小学“择校费”,就是用钱来买分数,破坏了机会均等。倘若大学再明确可以用钱“买分数”,就把“买分数”合法化,这就进一步践踏了教育公平。

教育属公共资源,应当让所有的孩子公平享受。目前的大学学费,已经使穷人的孩子难于跨入大学之门,以至如今大学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10-20%,倘若再可以用钱“买分数”,更多地挤占本来就狭小的入学空间,那么,穷人的孩子就更会被挤出招生名额的圈子了。

学校收了富人多交的钱,不是可以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吗?这是不现实的。穷人的孩子要上得起学,最根本的是有赖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凸现教育的公益性质。自然,作为辅助手段,也可以接受富人的慈善捐助。但真正的慈善应是无欲无求的。以收分数不够的富人子弟入学为条件,来帮助穷人的孩子入学,看似“招富济贫”,实际上是挤压了穷人孩子入学的机会,加剧了教育的不公。

时下,这种所谓“招富济贫”实际是“媚富损贫”的现象,在其他方面也有表现。比如,一些医院为了增加收入,纷纷开设VIP病房,硬件可比五星级酒店,医院专家对VIP病房的患者实行随叫随到服务,而一般患者却因医疗资源被挤占,更增添了看病难。公立医院是公共机构,是救病扶伤的地方,有别于高级酒店,怎么能如此礼拜赵公元帅,以财富多寡“看菜吃饭”呢?医疗公平由此进一步陷落。

更有甚者,在陕西省府谷县,纳税1000万元到2000万元以上的,就可以“经组织考察”,出任县长助理。如此,有多位煤老板戴上了官帽,成了“县官”。古话说:“学而优则仕”。实际上,古来还有一条:“富而优则仕”。卖官鬻爵的事,代代都有。想不到这一封建传统,今天在府谷这样的地方,仍然有滋有味地活着。“钱能通神”,钱能买官,这还能为政治公平留下位置吗?

公平正义,是健康社会的重要价值与基本特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都要注意把社会公平这碗水端平,不能嫌贫爱富,不能媚富损贫,不能“富而优则仕”,不能“富而优则学”,不能富而优就有享受各种公共资源的特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