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為,如果深入追究,就會發現今天以英美為主導的現代文明,幾乎都離不開蘇格蘭人;「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是蘇格蘭人;發明蒸汽機因而開啟工業革命的瓦特 是蘇格蘭人;近代大哲學家休姆是蘇格蘭人;第一個自動紡織機是蘇格蘭人發明的;歐洲高速公路前身的高速驛道及人工運河也是蘇格蘭人;蘇格蘭的啟蒙運動開創 了影響全球的自由民主與理性;我們可以說整個大英帝國的核心就是蘇格蘭人。 而蘇格蘭人不只如此而已。蘇格蘭人後來進入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是蘇格蘭人,創立現代電話電報的貝爾也是蘇格蘭人;今天全球教育典範的「長春藤體系」也是 蘇格蘭人所建立。如果沒有蘇格蘭人,今天的「英美時代」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對台灣而言,蘇格蘭人帶給我們的長老教會,當年對台灣就做了非凡的貢獻。 合一法案 結束數百年來殺戮 而蘇格蘭人對「現代」有如此傑出的貢獻,就不能不談到一七○六年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合一法案」(Act of Union),這個法案結束了雙方長達好幾個世紀的殺戮、鬥爭與糾纏,最後以理性與貿易而合一,蘇格蘭保有宗教和自己的司法體系。在「合一法案」之後,蘇 格蘭與英格蘭都把那種負面內耗甚至非理性的能量轉化成正面、開創的建設能量。蘇格蘭人只有數百萬,但卻得以有整個世界為舞台。這個有水準的民族不但自我提 升,也和英格蘭一起提升,到了後來更帶動美國快速發展。蘇格蘭人不是只有威士忌、風笛,以及那種蘇格蘭裙而已。蘇格蘭在歐洲中世紀時,乃是全歐最野蠻落後 的地區,但自宗教改革之後,這個窮鄉僻壤就開始追求教育、知識與胸襟的擴大,蘇格蘭人在克服自己的限制裡把自己變得偉大。 三百年前發生在英國的事,對今天的兩岸,特別是對台灣,應當有著極大的啟發意義。今天台灣的種種,乃是中國積弱,內憂外患所致,因此論悲情,台灣的悲情乃 是更大的中國悲情的一部分;今天的台灣,由於戰後有了較早的發展機會,但今天中國大陸終究也開始抓住了機會而開始發展。面對中國的新生,自認優越除了暴露 自己的褊狹外,其實毫無意義。對於兩岸互動密切,獨派亟力反對,但阿扁早已說過「台獨不可能就是不可能」,高喊台獨除了可以嚇嚇馬政府外,可有任何意義? 而馬政府既需要大陸給他業績,但又要滿足獨派的要脅,在那裡玩著「兩國論」的遊戲,這種兩面手法也將很快黔驢技窮。也正因此,在這個兩岸互動頻繁,依存度 也日增的時刻,無論朝野政黨,都已必須將負向思考改為正向思考,用一種新的視野看待兩岸問題了。 正向思考 台灣帶動新的中國 三百年前蘇格蘭的故事可做為一個新起點。台灣是中國最不堪時代被強迫抱走的嬰兒,時代改變,台灣要有改變自己,並進而參與中國,替新的中國做出貢獻的雄心 壯志。台灣人要學著去做蘇格蘭人。否則台灣在目前這種一切能量都在糾纏中負面化的趨勢下,一切的品質只會沉淪,不應當分裂的社會也將更加分裂,甚或爆發動 盪。而我相信,台灣第一個能在這個問題上做出決斷的政黨,必將贏得未來的主導權! (本文作者為作家) 【2009/05/01 聯合報】  |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南方朔:台灣人要學學蘇格蘭人!
南方朔:台灣人要學學蘇格蘭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