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兩岸春暖

話題》兩岸春暖
【經濟日報╱林安妮】
2008.03.31 03:48 am

過了八年的苦日子,台灣民眾都期待「馬」上會更好。

現時橫亙在準總統馬英九眼前的難事不少,最讓外界期待的還是兩岸開新局。如果大陸爭的是面子,台灣要的是裡子,就必須先喬好,別再大玩文字遊戲。

九二共識過去爭議不斷,近日在「布胡熱線」拉抬下,卻變成事關兩岸復談的一大瑰寶。有趣的是,新華社在對外發出的中英文新聞稿上,出現奇特的「內外有別」,中文擺明九二共識,英文卻多了美國的「解讀」,出現「一中各表」。

九二共識出現中英文落差,給外界不少想像空間。有人說,這是中共的兩面手法,連哄帶騙就是要台灣上談判桌。也有人說,這是大陸刻意不把話說死,預留空間給台灣。兩種極端的答案正說明,兩岸失聯多年,亟待重建互信基礎。

不管「九二共識」指涉內容為何,如果大陸要和台灣站在一起,台灣要大陸給予安全感、國際空間及經濟共榮,那麼雙方就必須實事求是向前看,允許各自存在不同的表述空間,讓彼此各得面子和裡子。

只要兩岸領導人有心在各自的新任期上,建立起穩定、暢通的溝通平台,讓和平顯現、政治口水降到最低,歷史自有公評。

兩岸問題繁多,欠缺互信,想要化解一甲子的宿怨,需要一步一步來,急不得馬上就好。不過,「馬」上動起來,確是兩岸春暖的第一個消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