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WTO架構推兩岸經貿 行嗎?

WTO架構推兩岸經貿 行嗎?
【聯合報╱董彥良/外商主管(台北市)】
2008.05.06 02:54 am

即將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江丙坤及將出任陸委會主委的賴幸媛都主張,兩岸經貿議題應在WTO架構下談判。但兩岸真能在WTO的規範架構下進行協商與談判?
WTO的規範架構,基本理念在於創造自由、公平之國際貿易環境;規範準則有不歧視原則、漸進式開放市場等。而台灣目前限制中國大陸約兩千多項產品進口,反觀中國大陸並沒有對台灣作任何產品的進口限制。因此,從WTO的規範架構下而言,憑心而論,目前是台灣在經貿方面對中國大陸有著明顯的比較利益。
台灣目前每年對於中國大陸的出超約達五百億美元,約當於一兆七千億台幣。試想,如果台灣沒有這約一兆七千億台幣的出超,來抵銷對其他國家的入超額的話,台灣的外貿每年將會入超大於出超。因此,如果如依據GATT一九九四第一條有關「最惠國待遇」與第三條有關「國民待遇」原則之規範,目前台灣不僅違反WTO的規定,且在未來必須將美國、日本等國所開放的農、工業產品,均向中國大陸開放。
可是江丙坤說,在資金方面,人民幣兌換未來要有清算機制;並希望中國大陸能逐項開放台灣服務業登陸,且要「讓大陸成為外資」及投資保障協議與避免雙重課稅。如依照此說法,兩岸勢必應該有著一種明確的法律性規範來規範相關事務,如何才能達到這種法律性規範?可預期的是兩岸勢將走向「談判」一途。但是「談判」如何談?農委會於昨日拒絕中國大陸的蒜頭進口,可以每次都如此嗎?
是依照「九二共識」談判嗎?「九二共識」是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但都互相承認對方為政治實體,並願意擱置主權爭議,以進行交流。中國大陸方面認為,「九二共識」就是雙方都承認一個中國,但對具體涵義認知不同。如依此談判,台灣願意談嗎?因為沒有在「九二共識」以及一個中國的架構下,很清楚的中國大陸是不會跟台灣有著任何進步性的談判。在國際法上,「一個中國」的原則幾已確定,不論是美國以及歐盟均以「一個中國」來看待兩岸關係,所以台灣今天若刻意去使用WTO與中國大陸談判,那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長期以來的出超狀況,依現行WTO架構下談判,這些狀況很可能就會「逆轉」。
最後不要忘記WTO架構不只是雙邊關係,也是多邊的最惠國待遇,只要中國大陸要給台灣的,別的國家也會要。台灣真能在限制中國大陸兩千多項產品,並違反WTO的規定下,與中國大陸在WTO架構下談判,台灣「準備好了」嗎?
【2008/05/06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