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引導教學?
聯合新聞網   城邦部落格  2008/04/27 10:00:59
100公尺賽跑,選手不會強化自己的跳高能力,教練也不會訓練選手的跳高能力,除非跳高對賽跑幫助,為什麼?體操比賽,選手不會強化自己跑動的速度,教練也不會訓練選手跑動的速度,除非跑動速度對體操比賽有幫助,為什麼?溜冰、體操比賽,為什麼有不少選手鍛練騰空旋轉圈數?因為比賽計分的項目是什麼,選手和教練就會以什麼為重點;因為比賽時做出那些高難度的動作,就可以獲取高分。但這些都不是體育強身的主要目的,為什麼以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來訓練呢?因為他們要參加比賽,當然就要以可以贏得比賽的主要評分項目、可以奪得評審青睞的高難度動作來訓練和強化自己。
在學習的過程也是一樣。學習可以針對有興趣的科目和主題,進行學習和研究;可以經由各種知識管道去獲取深層的學識;可以走遍天下尋訪名師,提撥點化自己的盲點。但如果要參加考試,勢必要去了解考試的科目、考題的型式和趨勢,並花下時間心力去準備。
因為要遵循考題的型式和趨勢,所以他以”考試”為階段目的學習,當然就受到考試的指引,協助他學習的”教師”自然也樣朝這些方向去製作教學資料和評量。
關鍵決勝的考試,如果題目是死板的從教科書上文字段落摘取,如果題目是死板的從教科書上的題目改數字,認真準備考試的學生和教師,絕對不會朝靈活多元的方向去學習和準備。如果題目是以教科書上的觀念為據,進行靈活多元的設計,認真準備考試的學生和教師,絕對不會以為死板的把教科書背得滾瓜爛熟就可以在考試中嶄露頭角。
也就是說,真正具有引導教學和學習能力的就是關鍵決勝的那種考試,那種考試題目的好壞才是決定自由化、多元化的有效決策點。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可以影響教學學習自由化、多元化的說法,都是不了解實際教學和學習的見解。
因此,正為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呶呶不休的各方力量,如果真正為了教學和學習的自由化和多元化,請考試主辦單位投下更多財力心力去設計題目,請教育關懷者多多鼓勵和監督關鍵考試的題目水準,才是根本之道。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